【领航·星光】以园艺为笔绘匠心 凭协作之力摘金牌 记必博娱乐:蔡润、聂铸斩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桂冠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10-16浏览次数:19

当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艺项目的最终成绩揭晓,“蔡润、聂铸”的名字与“金牌”紧紧相连时,这对来自必博娱乐: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搭档,终于卸下了多日的紧绷——2022级园林专业的蔡润长舒一口气,林学专业的聂铸攥了攥手心,相视一笑间,满是对“梦想成真”的踏实。从全国众多顶尖队伍中突围,他们凭的不只是精湛的园艺技艺、灵动的设计巧思,更是那份刻在日夜训练里的坚持,和融在每一次协作中的默契。

汗水铸就荣光

“这块金牌,是严迪教练‘逼’出来的,也是我们互相‘撑’出来的。”回忆备赛路,蔡润和聂铸最先提起的,是教练严迪的悉心指导。从初次接触比赛时的“技能小白”,到能在国赛舞台上游刃有余,严迪教练总能精准点出他们的短板:“课堂上学不到的实操技巧,大小比赛里的应变经验,都是教练一点点教给我们的。他总说‘再突破一点’,现在回头看,正是那些‘逼到极限’的时刻,让我们走到了今天。”

这份光荣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突破。而最让他们难忘的,是国赛前一个月的“木平台攻坚期”。盛夏的集训场,阳光晒得地面发烫,他们不惧炎热,一板一钉地打磨木平台技艺。进度停滞时的焦虑、反复尝试却不见成效的挫败,像热浪一样裹着他们。“那时候没有周末,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汗流得能把工服浸透,心里难免会慌。”聂铸说。但每当有人想打退堂鼓,另一个人总会拍着肩膀鼓劲:“再坚持一下,咱们的梦想就快成了!”

靠着这份互相打气,再加上教练的技术点拨,他们慢慢找到突破瓶颈的关键。木桥制作时,创新用固定缝隙的新工艺,让效率提了一大截;水槽构造比拼中,对着图纸反复推演,在接口密封、排水坡度这些细节上死磕,最终以一分的微弱优势险胜。“以前总听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直到自己在赛场拼过才懂,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恰恰是定输赢的关键。”蔡润的语气里,满是实践过后的真切感悟。

默契成就卓越

园艺项目的比拼,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场。对蔡润和聂铸而言,团队二字,是分工时的各展所长,更是分歧时的彼此信服。他们的分工没有固定模板,而是跟着任务量、时间节点灵活调整。“会根据我们团队个体的优势,结合时间量、任务量来安排分工,即使一方速度较慢,但仍然能稳住总体进程。”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协作,远胜于机械的分工。

高强度的训练中,他们早已成了彼此最靠谱的“战友”。遇上意见分歧,两人从不含糊,始终遵循“谁擅长听谁的”原则,用尊重与专业判断达成共识。每当对方压力拉满、快要撑不住时,一句“好好干,金牌等着咱们”,或是一句“这个模块我全对,你错一点不要紧”,都像一束光,成了支撑彼此继续前行的最强心剂。

从金牌迈向新征程

站在领奖台上接过金牌时,蔡润和聂铸想得必博娱乐的,是这场比赛教会他们的“新知识”。“以前觉得园林就是画图纸、种花草,现在才知道,它要考体力、拼审美,还得有临场应变的心理素质,是门特别综合的学问。”聂铸说。蔡润也深有同感:“课本上的知识再熟,不如亲手砌一面墙、搭一个花架来得实在——‘纸上得来终觉浅’,这话真没说错。”

优秀的对手亦是宝贵的老师。他们留意到广东队的施工速度与石墙外观处理、浙江队的砌筑美观度与勾缝工艺,并从中学到了合理的分工方法与砂浆配比技巧。“看到别人的优点,就知道自己还有很多要学的地方。”这份开放的学习心态,让他们在对比与反思中持续精进。

对于行业未来,两人有着独到展望:园艺将向科技化、智能化与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智能灌溉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会减少重复劳动、提升效率,庭院设计或小区绿化施工也可能成为行业风向。同时,金牌也为他们带来新机遇。聂铸说:“比赛让我们结识了全国业内高手与企业,能为未来职业规划指明更清晰的道路。”

他们的故事,是新一代技能人才的缩影。这块金牌不仅是对他们过去付出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就像他们在集训场种过的花,带着热爱与坚持总能等到花开,而属于他们的“更远风景”,才刚刚开始。

撰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宇萌;责任编辑:赵睛;审核:汪家庚 汪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