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之六】守正创新践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以有组织科研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04-16浏览次数:470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国家需要和时代呼唤为旨向,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和要求,聚焦学术前沿,勇担社会责任,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这一核心任务,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以创新在我、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在守正创新中发展,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推进学校科技创新。

完善制度体系 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不断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发科研创新能力,释放科研新动能的体制机制。近年来,学校修订出台科研成果评价、科研经费管理、高水平学科建设、学科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诚信管理等制度30余项。

推动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出台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厘清学科建设思路,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出台科研平台管理办法,着力推进省级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省市校三级科研平台体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浓厚科研氛围、释放科研活力,建立健全以创新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引导教师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进一步落实科研管理放管服,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营造既规范科学又自主宽松的科研环境;成立黄山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印发科研诚信与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方案、学术活动管理办法等,强化教师科研诚信,规范学术道德。

优化学科布局 搭建科研平台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地缘和办学优势,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等,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搭建科研平台,凝练特色和重点方向,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

建立了安徽省茶菊智能加工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功率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保护传承研究院、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培育)等30个科研平台,其中省级科研平台10个,市级科研平台20个。

在做好省厅级科研平台建设发展的同时,统筹规划校级科研机构的设置与发展,立项建设“黄山学院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研究中心”“黄山学院搅拌(线性、惯性)摩擦连接重点实验室”等23个校级科研平台,初步形成以省级平台为引领、市级平台为主体、校级平台为支撑的“金字塔式”科研平台体系。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建设高水平学科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关键目标任务 守好学科建设主方向

近年来,学校聚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这一核心任务,持续推进学科和硕士点建设。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积累教育经验。分别与安徽理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举办学科建设高峰论坛,学科与科研工作例会、科研与人才工作例会、硕士学位建设推进会等,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及硕士点建设。2023年获批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3个,2024年获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支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对照学位授权审核基本条件的新要求,力争获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实现“3535”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有组织科研管理 提升科技创新效能

深入贯彻“有组织科研”理念,积极凝聚科研力量,整合科研资源,注重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编制《黄山学院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方案》,组织开展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培训会、沙龙,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论证指导,强化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提升科研项目的有效申报率和立项率。学校近三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1项,国家艺术基金2项,立项承担省部级项目242项,厅局级项目63项。

主动对接地方需求 推进产学研合作

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求,持续加大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接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施行“1123博士服务团”计划,积极引导科研人员深入企业行业,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近三年,学校教师共计承担横向课题773项,横向科研经费5513.91万元。资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7项成果获得上级部门领导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应用。黄山学院绿色产业发展团队获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联盟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培育“高值”食用菌,撑起乡村“致富伞”项目获批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深化科技评价改革 提高科研成果产出

出台《黄山学院科研突出贡献奖励办法(试行)》和《黄山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大对原创性、高水平成果的激励力度,引导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向重创新、重质量转变。近三年,必博娱乐:科研成果、专利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明显提升,连续入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280余篇、专著29部;荣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9项,其中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一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

丰富学术活动 浓厚学术氛围

不断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积极举办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集成工程设计年会暨聚变堆设计研讨会、2023首届大黄山国际传播论坛、区域文化与智慧旅游融合效应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围绕各学科专业发展、高层次课题申报、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等主题,共举办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等各类学术活动数百场,学术氛围日益浓厚,;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效拓宽了科研人员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术交流质量,培养了青年科研人员学术素养。

开展科研诚信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科研诚信意识。制定科研诚信与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方案、学术活动管理办法等,将学术诚信纳入项目申报、奖励评选等各项科研活动中,开展论文专项自查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明学术纪律,维护学术道德,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将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硕士点申报等中心工作,聚焦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砥砺奋进,按照学校科研部署,构建完备的科研治理体系,培养高水平科研队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组织科学研究,为推进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余瑶;责任编辑:赵睛;审核:汪洪峰 徐德平)